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 卫国的发展历程

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国——卫国,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生命力。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深入了解卫国的发展历程。

卫国是周武王分封的姬侯国之一,虽在春秋战国时代并非显赫一时的强国,然而它却以长达907年的历史,成为了存活最久的诸侯国。许多人或许会纳闷,为何卫国能在列强的环绕中存活如此之久?究竟是何等独特的自保策略使得卫国得以延续?尽管卫国地域狭小,人口稀少,但其历史长河中所孕育的英才却层出不穷。

在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纷争不断,战火连天。大国依靠实力,小国依赖智慧。而卫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其独有的方式生存下来。首都朝歌,虽在楚丘、帝丘、野王等地多次迁徙,却始终坚守着生存的信念。

卫国的第一君是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他采用“以商政”的策略,用商人治政的那一套理念来管理封地。这种灵活的政策使得卫国在冀豫鲁三省交界处得以立足。到了春秋时期,卫国已经成为周朝的重要力量,甚至在周平王东迁时出兵相助。

东周初年,卫国内乱频繁,国力日渐衰弱。面对朝政混乱和外来侵略的威胁,卫国在困境中寻求生存之道。在魏国的庇护下,尽管卫国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依然残存着希望。战国时期的铁器普及和牛耕推广使得土地和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各国纷纷扩张版图,卫国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

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兼并成为附庸国。卫怀君带着谦卑之心前往魏国朝见魏王,却遭遇囚禁,不久身首异处。为了彻底摧毁卫国的尊严,魏王重新立嗣,将卫元君立为卫国国君。尽管名义上仍有卫国的存在,但实际上其已经失去了主权和治权。

在秦国的铁蹄声中,各国的命运变得前途未卜。公元前241年,秦国攻下魏国,把原属于卫国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管辖,并立姬姓的卫王后代为卫国国君。此后,卫国成为了秦的附庸国。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将卫君角废为庶人,卫国才最终覆灭消失。

考量卫国的发展存亡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之所以能坚持那么久的原因在于:它对外没有威胁,因此自己也没有危险。卫国在自己的弹丸之地上谨慎生存,从不招惹周边大国。其适当的治政措施使得卫国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像商鞅、吴起等名臣都是在卫国成长起来的。他们虽然离开了卫国去施展才华,但从未伤害过自己的母国。“弱国无外交”,卫国的存在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的目光与关注。时间流转到战国末期时秦国锋芒毕露之时终于扛不住压力被兼并最终成为覆灭的国家给漫长历史又添一笔苍凉。当战火蔓延到魏国时波及到了附庸的卫国使得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国家最终走向了消亡之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结束了其传奇般的历史之旅留下一个让人深思的结尾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这是一个怎样命运多舛的小国啊……

宁波物流公司|绍兴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排名|苏州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电话|天津物流公司|深圳物流公司|杭州物流公司|东莞物流公司|北京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