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的尾声,主角面临着一个深刻的抉择:“是像怪物一样生存,还是以好人的身份死去?”这仿佛是一道灵魂的选择题,考验着主角在愧疚与遗忘之间的挣扎。
曾经身经二战的主角,他的回忆中充满了沉重的色彩。那些集中营的惨剧、对德国的屠杀以及对那位自杀军官的愧疚,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他的心灵。他的内心痛苦无比,因为他还间接地失去了三个孩子和挚爱的妻子,这些痛苦的经历让他深受良心的谴责。
在这样的背景下,脑叶白质切除术成为主角摆脱痛苦记忆的一种方式。如果接受手术,那些痛苦的过往将被遗忘,他也将不再受到良心的折磨。手术后的他将如同行尸走肉,失去自我情感和思想,正如医生所言,“让危险的精神病人变得温顺”。在主角眼中,这无异于选择死亡,虽然他还活着,但他的灵魂已经消逝。
主角却认为这是一种解脱。他不再受到良心的谴责,可以平静地生活。当手术刀的声音响起,主角的反应表明他清醒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了一条不受良心责备的道路,接受手术,放下过去的痛苦。
结局时,他离开手术室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当有人呼喊他的名字“泰德”时,他没有反应,仿佛已经变得陌生。其实,这正是他清醒的表现,他已经放下了过去的自己,开始了新的生活。他的选择,虽然令人唏嘘,却也让人理解。他宁愿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活着,也不愿再受良心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