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寄递需求大幅度增加,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了260%。”3月1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人们居家过年,对寄递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揽收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投递量是去年同期的3-4倍。
同时,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会上提到,随着2月24日出炉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规划纲要》)的实施,全国邮政和快递行业将在服务深度和广度、寄递服务质量、提高网络效率、丰富服务功能等方面迎来变化。
春节期间快递包裹同比增长260%
李小鹏介绍,今年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错峰、避峰出行,减少不必要出行,全国客运流量到目前都保持了低位平稳运行,客流规模较往年有明显的下降。
从春运前32天的情况看,全国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一共发送旅客6.3亿人次,日均1970.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74.1%,比2020年同期下降54.1%。
他特别指出,由于人们居家过年,对寄递需求大幅度增加,邮政快递业“春节不打烊”。根据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了260%,其中揽收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投递量是去年同期的3-4倍,全国有超过100万名快递员、邮递员坚守一线工作岗位上。
未来将规划80个快递枢纽
《规划纲要》是一张我国交通运输业中长期发展的线路图,而邮政主要是依托交通各种运输方式来拓展空间的服务行业。马军胜认为,立体交通越发达,邮政行业发展的效果就会越好。
马军胜解读了《规划纲要》对国家邮政、快递业务的影响。他表示,《规划纲要》按三个层次对国家的邮政快递枢纽进行分级规划。
第一个层级是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物流枢纽,这个层级的枢纽主要布局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和西部五个集群15个城市。第二个层级是和周边国家进行交换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目前已规划20个的枢纽,主要是汇集周边国家邮件快件中转需求。第三个层级是全国性邮政快件枢纽,总共45个。
“三级枢纽加起来共有80个,基本满足了国际国内邮政快递的中转处理能力。”马军胜表示。
邮政快递业将从四大方面迎来巨变
近年来,邮政快递业作为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在畅通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邮政快递网络建设将为居民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邮政快递业务飞速发展,这段时间,快递量达到每天3亿件的规模。”马军胜首先肯定了邮政快递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稳定作用。
随着《规划纲要》的实施,全国邮政和快递行业要按照“服务全领域、激活全要素,打造双高地、畅通双循环”的思路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建强主枢纽、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居民带来更加便捷、更加绿色、更加智慧和更加可靠的消费体验。
马军胜解读称,首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其次,寄递服务质量继续提升。农村地区将实现更高标准的投递深度和频次,邮政普遍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会稳步提升,快递服务的智能化、定制化的程度会得到明显改善,定时派送、定时投递也会得到大范围推广。
并且,邮政快递业的网络效率将不断提高。最后,服务功能进一步丰富。实现从单一寄递服务向综合寄递物流服务升级,创新服务品种,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服务品牌,更好地满足多领域、多场景、多样化的需求,引领和满足新的寄递物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