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饶的田野上,沙壤土的怀抱中,即将播种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葱田。选地可是个技术活儿,得找那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地方。这土壤得够疏松、保水能力强,最好是那种沙壤土。前茬作物不能是葱蒜类,水旱轮作最佳。
深翻晒垡之后,就要整碎耙平畦面,筑成深沟大畦。想象一下那画面,畦宽如画的2m(包沟),沟宽50cm、深达50~60cm。基肥要足,腐熟的农家厩肥、花生麸和过磷酸钙混合堆沤后的肥都要施足。整地时,要做到土细、沟直、墒平、肥匀,还得在畦面上喷施除草剂。
接下来选种红葱的鳞茎作为种子。选那些葱头大、坚实、形状好、没有损伤的红葱头。适播期在七月中下旬至九月末,最佳播种时间则在八月中下1旬。每亩地要用种量50~90kg,株距22cm,行距25cm,每穴种1~2个鳞茎。为了提高前期产量,还可以在行间加种一行间花葱,初收时一次性全株采收。在播种前,要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以防病害。
田间管理也是一门精细的技艺。当葱苗长到20cm左右时,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以促进生长和分蘖。一般每亩要施三元复合肥和尿素,同时浇透水。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保持畦面略白,早晚浇水最佳。过多水分会影响葱白生长,可能导致葱叶生长过快、易染病、倒伏,甚至使葱头红色变淡。之后每10天追施一次肥,春天温度上升时,要适当增施P、K肥,特别是钾肥。
苗期管理同样重要。浅种为宜,让葱头没入土中2/3~3/4。播种后全面浇水一次,以湿透畦面为佳。7~15天就能出苗。当苗高10cm左右时,要薄施一次水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提苗。之后每10天追施一次肥。苗期正值初秋,天气干燥,应每隔一两天就淋一次水。如果此时高温干燥,要特别注意防止苗期蹲头。
至于病虫害防治,主要有紫斑病、锈病、霜霉病等病害和蓟马、斑潜蝇等虫害。防治方法以农业措施为主,如轮作、摘除病叶、控制水肥等,辅以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当田间受害百株虫口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选用合适的药剂如吡虫啉、乐斯本等,每隔8~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在这片精心耕耘的葱田里,勤劳的农人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着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