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的记者们报道,在11月13日晚于濮阳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闭幕式上,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呈现于观众眼前——《长空啸——浪桥飞人》,由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联手打造,作为压轴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尖叫。
在这场全国20多个省市的杂技健儿同台竞技的盛会上,代表河南出战的《长空啸——浪桥飞人》以其高难度技巧及惊、奇、险、美的完美融合,轻松摘得中国杂技“金菊奖”。除此之外,濮阳杂技《踏星逐梦·女子飞车》更是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次证明河南杂技在中国杂技舞台上的非凡实力。
《长空啸——浪桥飞人》作为国内首创的双浪桥大飞人表演,要求20位飞人演员在近20米的高空,在横跨16至18米的浪桥上完成抛接、翻转、飞翔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当得知荣获“金菊奖”时,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演出团团长张伟长舒了一口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杂技,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认为,应以技为核心,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在本届杂技艺术节上,众多作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如《战魂——第三战队》以现代军旅生活为背景,通过杂技、戏剧等多元艺术语言进行描绘;《奋斗者——绳技蹬人》则塑造了一群时代奋斗者的形象。而河南籍的杂技作品如融入龙文化和黄河文化的《水秀》、写意生态的《鹤之恋——空中飞人》等也备受瞩目。
作为中国的杂技艺术发祥地,河南已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多项“第一”的河南杂技团体和从业人数居全国首位,现有杂技团体1500余个,从业人员7.5万余人。全省杂技团体近年来积极探索多种艺术元素与杂技技巧的结合,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赛场上屡获殊荣的优秀节目。还走出了一条集演艺、教育、旅游、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路。
濮阳作为河南杂技的重要代表,大力发展以杂技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建设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院校、剧院和产业园区。以濮阳杂技剧目《水秀》为例,其十多年来演出1600余场,吸引了大量观众,为濮阳杂技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
河南省杂技家协会主席李锦利表示,近年来,河南秉承“杂技市场化,市场产业化”的理念,大力推进杂技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如周口野生动物世界和宝丰县的魔术文化产业园等都是成功的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河南杂技在国内外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国杂技艺术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