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辅政大臣杨骏最后的结局为什么那么惨

自伊始之际,年轻的皇后与辅政杨骏之间已存深刻的对立。贾皇后心怀朝政之权,但杨骏紧握权力不放,双方关系素来紧张,矛盾重重,难以调和。

当时,杨骏权势显赫,贾皇后则将希望寄托在数位亲王身上,暗中联络了司马玮等人。这些亲王对杨骏的辅政早已心生不满,于是迅速达成共识。

未及拖延,次年的二月,镇南将军、楚王司马玮与镇东将军、淮南王应召进京。他们以晋惠帝的名义,共同起草了一份诏书。某三月的日子,突然宣布戒严,诬指太尉杨骏谋反,随即免去其官职。派东安王率领四百名士兵前往捉拿杨骏。

宫中事变的消息传至杨骏耳中,他犹豫不决,召集亲信商讨对策。有人建议他立即率兵反击,焚烧皇宫的云龙门,逼令宫内交出主谋,控制皇太子司马遹,以皇太子的名义带兵入宫,讨平叛乱。

此策略实际上是以政变对抗政变。若皇太子参与其中,整个行动的合法性将得以增强。若形势有利,甚至可直接拥立皇太子。杨骏性格怯懦,这激进的策略超出了他的能力和魄力。他找了一个可笑的借口,说:“宫门乃先帝所造,烧之可惜。”

杨骏的迟疑使他错过了最佳的行动时机。部将纷纷散去,寻找生机。宫中士兵迅速冲出,包围了杨骏的府邸,占据高处,向府内射箭,并放火。杨骏的士兵被围困在大院之中,无法施展力量。至此,杨骏已无翻盘的可能。

杨骏及其亲信如卫将军杨珧、杨济等被杀,其他如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杨邈等人均被处死,并夷灭三族。数千人的性命成为了杨骏优柔寡断的牺牲品。

杨府付之一炬。放火之命来自贾皇后,她真正想要毁灭的是那份手诏,她不想任何人再见到它。

随着太傅、辅政杨骏被杀,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担任太宰,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六月,贾皇后再次施展计谋,指使年轻的楚王司马玮杀死太宰司马亮和太保卫瓘。之后,贾皇后反咬一口,指责司马玮矫诏,将其处死。

当初晋武帝对皇叔司马亮和岳父杨骏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辅佐愚钝的皇太子。然而贾南风坐上皇后宝座后,仅用几个简单的计谋就将二人轻松除掉。这两个重量级人物竟然毫无反击之力。这也暴露出晋武帝识人不明的问题,选错了人选辅佐自己的儿子,自然会引发大问题。

在诛杀杨骏之时,晋惠帝的同胞弟弟秦王也在京城,他担任大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司马柬对杨骏之死深感痛惜,同时也担忧自己的安危。他坚决请求离开京城,返回自己的封地。

司马亮和司马玮被害后,人们开始明白司马柬的先见之明。他的预见和明智决策,使得他能在混乱的局势中保全自身,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德邦物流单号查询|德邦快递查询|德邦货运|德邦物流电话|德邦物流怎么样|德邦物流价格|德邦物流网点|上海德邦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