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这是一个属于中国的古老节日。当唐代的杜牧提起笔,雨中的清明跃然纸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细雨纷飞的日子里,路上的行人如断了魂一般,纷纷寻找酒家的庇护。幸而,有牧童遥指杏花深处的酒家,给予他们一丝温暖的慰藉。
宋代的晏殊则在《破阵子春景》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清明时节。燕子归来,梨花落尽,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池边的碧苔点点,叶底的黄鹂鸣叫,白昼渐长,飞絮飘飘。邻家女子巧笑倩兮,在采桑的路上偶遇。他们昨天夜里做了一个美好的春梦,原来是今朝斗草赢得的胜利,笑容从她们的脸上绽放。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则带给我们别样的清明感受。世间人情冷暖,犹如薄纱,谁愿意只身一人,骑马客居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沥,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女子笑语盈盈。矮纸上闲作草书,晴窗下细品茶香。不必为尘世纷扰而叹息,待到清明之时,便可回家团聚。
宋代的黄庭坚在《清明》中表达了对清明节的独特见解。佳节清明,桃李笑春风,然而野田荒冢却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伏,雨水滋润了郊原的草木。人们争相祭祀,乞丐也以此为荣,士人则宁愿焚死也不屈从权势。千秋万代,贤愚难辨,最终同归尘土,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节,是春天的使者,是思念的寄托。它见证了诗人的情感,也见证了我们的哀思。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为过去的一切,为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人,献上最深的敬意和思念。也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生活,珍惜每一个与我们相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