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貂取酒(国学常用典故:清卿与金貂换酒)

在古老而神秘的的北齐时代,有一位名叫袁聿修的官员,他坚守尚书郎的职位长达十年,以清廉著称,一生未曾接受过斗酒之赠。他的好友邢邵戏称他为清郎。有一次,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省,途径兖州,与那里的刺史邢邵相见。两人情深意重,却在离别时分,袁聿修坚决拒绝接受邢邵赠送的白绸。邢邵见状,感慨地说:“老弟过去是清郎,现在又作清卿了。”这一事迹被记录在《北史·袁聿修传》中,成为后世赞誉官员清廉的佳话。

后来,清朝的吴伟业在《赠阳羡陈定生》一诗中,也借用了这个典故,赞美某些人的清廉:“茶有一经真处士,橘无千绢旧清卿。”在这里,“清卿”不仅是清廉的官员,更是一位坚守道德、不受世俗诱惑的真正士人。

而在汉朝以后,金貂成为了皇帝近臣的冠饰。晋代的阮孚,这位曾身居高位,担任过丞相从事中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的才子,某日竟取下冠上的金貂换取美酒。这一举动虽被监察官们弹劾,却得到了皇帝的宽容。这一事迹被记录在《晋书·阮孚传》中,后来人们便以“金貂换酒”来形容那些不拘礼法、放纵不羁、纵情享乐的士人。

宋代的毛滂在《感皇恩》一词中,也借用这个典故,写道:“银字吹笙,金貂取酒。”这不仅是对阮孚的赞美,更是对那种放纵不羁、纵情享受生活的态度的向往。

在历史的长河中,袁聿修的清廉与阮孚的放纵不羁,像两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后世人们的心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清廉,什么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后人的教诲,更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德邦物流单号查询|德邦快递查询|德邦货运|德邦物流电话|德邦物流怎么样|德邦物流价格|德邦物流网点|上海德邦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