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网事资讯报道,震撼人心的事件。一个年仅12岁的脑瘫女孩,遭受同龄亲戚长达8次的摧残,无法想象她经历了怎样的黑暗和挣扎。女孩儿的姐姐,面对压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报警。当女孩儿怯生生地问姐姐:“坏人抓住了没有?”时,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恐惧和无助。
报警之前,女孩的亲友们纷纷向姐姐求情,试图用亲情绑架道德和法律。他们声称都是亲戚,私下解决就好,不必闹上法庭。但姐姐的立场坚定,她深知做了事就要负责的道理,没有任何人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于是,姐姐决定将亲戚的儿子告上法庭。由于施暴者未满14周岁,最终只接受了口头教育和罚款处理,累计罚款14万元。清醒的施暴者并未向被害人赔偿,面对这种情景,女孩家人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未成年人保护法按照年龄来一刀切地应用。真正的保护应当基于行为而非年龄。施暴者虽然年幼,却做出了成年人才能有的恶劣行为。他们既然做了成年人做的事,就应该按照成人的标准来接受法律的制裁。否则,未成年保护法是否成了犯罪者的庇护所?真正的受害者谁来保护?
国家应该重新审视未成年人保护法,适当下调刑事惩治年龄下限。现在的孩子身体发育和成长环境与过去不同,不能让他们逃避法律的制裁仅仅因为他们未满14周岁。那个被侵害的女孩也是未成年人,她更需要得到保护。我们不能让年龄成为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这是一个公正和正义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为她们发声,为她们争取应有的权益。
